肝癌概述
肝癌是起源於肝臟的癌症,也稱為原發性肝癌或肝癌。肝臟由不同類型的細胞組成(如膽管、血管、貯脂細胞)。而80%的肝臟組織是由肝細胞組成,因此,90%-95%原發性肝癌個案來自於肝細胞。
我們常說的肝癌,往往指的是起源於其他器官(如結腸、胃、胰腺癌、乳房和肺)的癌細胞,並已擴散到肝臟。具體而言,這種類型的肝癌被稱為轉移性肝臟疾病(癌症)或繼發性肝癌。
肝癌的成因
肝癌是其中一個常見的癌症,並可致命,患者通常會在一年內死亡。在2000年,估計全球大約有564,000宗的肝癌新症,以及有同等數目的患者死於此病。約四分之三的肝癌病例發現於東南亞(中國、香港、台灣、韓國和日本),這反映與乙型肝炎的普及有關。
另一方面,在日本、北美和歐洲,丙型肝炎更為常見致病的原因,酗酒也是另一個重要因素持續傷害肝臟,並可形成嚴重肝硬化,甚至導致肝癌。
肝癌其他成因:
- 性別,男性較女性容易患上肝癌
- 肥胖
- 有糖尿病
- 肝癌與α- 1 -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和遺傳性酪氨酸血症有密切關係
肝癌常見的症狀
肝癌診斷
- 血液檢查
肝癌並非透過血液常規(包括標準肝測試)來確診,診斷視乎透過血液內的腫瘤指標(甲胎蛋白,即AFP)和放射影像檢查所得出的結果。由於大多數肝癌患者亦患有相關肝病,如肝硬化,從他們的肝臟血液測試中亦可能呈現不正常。如血液測試結果出現異常或因肝癌而顯得更差,這通常意味著癌細胞已廣泛地包含在肝內。此時,任何藥物或手術治療可能為時已晚。
現時沒有可靠或準確的血液測試能就肝癌進行確診,而最廣泛使用的生化血液檢測是甲胎蛋白(AFP)。
只在以下三種情況,成人在血液的AFP會呈高水平(超過 500毫微克/毫升):
- 肝癌
- 生殖細胞瘤(睾丸癌和卵巢癌)
- 轉移性肝臟癌(原發腫瘤位於其他器官)
一般來說,正常水平的AFP低於10納克/毫升;中等水平的AFP(高達 500納克/毫升)多見於慢性肝炎患者身上;各類急性和慢性肝病患者其AFP水平屬輕度甚至中度。
- 影像檢查
影像檢查在肝癌診斷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查出腫瘤的大小、數量,以及腫瘤是否有波及血管或擴散至肝臟以外。
- 超聲波檢查
如懷疑病人患上肝癌,通常會先進行超聲波檢查,其準確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技術人員和放射科醫生。在日本和台灣的研究報告指出,超聲波是最敏感的影像測試來診斷及辨別肝癌。超聲波掃描是需要由具豐富經驗的人士進行。超聲波檢查的好處是無需注射靜脈造影劑,和不涉及輻射。
- 電腦掃描 (CT Scan)
電腦掃描在是一種很常用的肝臟腫瘤測試,理想的電腦掃描可分階段進行,螺旋電腦掃描需口服和於靜脈注射造影劑。
- 磁力共振影像(MRI)
磁力共振影像(MRI)能提供非常清晰的身體圖像。它比電腦掃描優勝之處是可提供身體不同截面的圖像。較新的磁共振更可重建膽管和膽囊、肝臟動脈和靜脈的影像。
而圖像的質量,取決於儀器的機齡和患者屏住呼吸(長達15至20秒的時間)的能力。此外,許多患者因幽閉恐懼症,無法忍受處於磁共振掃描儀內。然而,目前的開放式磁共振掃描儀不能提供高品質的圖像掃描。有時候,透過MRI發現病變,放射科醫生可從中了解更多腫瘤血管之特性,更重要的是過程中並無輻射的風險。
- 正電子掃描(PET)
另一個用於癌症的測試是PET(正電子掃描),然而,這掃描對於肝癌並不是非常有用。
肝癌的治療方法
有關肝癌的安健媒體新聞:
返回 癌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