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le3

sample

Sample

Sample

何傑金氏淋巴癌 年輕患者多 新藥減復發 助病情緩解

淋巴癌原發於淋巴系統,是原位性的癌症,大致可分為非何傑金氏淋巴癌 ( Non-Hodgkin Lymphoma)和何傑金氏淋巴癌(Hodgkin Lymphoma)兩類。雖然前者遠較普遍,但因為何傑金氏淋巴癌的患者包括廿多至三十餘歲的年輕人,故逐漸引起關注。幸好何傑金氏淋巴癌的治癒率高,即使復發,仍然可以通過能夠針對特定抗原和減低副作用的藥物治療,將癌瘤「縮小」至可以進行自體骨髓移植,以達緩解。

內科腫瘤專科陸凱祖醫生表示,何傑金氏淋巴癌病發期分兩大高危的年齡層,主要是20至30歲,其次是60至70歲 。初期症狀是頸部的淋巴核腫大,但如出現發燒、夜間出汗或體重下降,則是出現了B症狀,代表腫瘤比較惡,預後也較差。

陸凱祖醫生指出必需要抽取一整粒淋巴核來化驗,才能確認患上的是何傑金氏淋巴癌 ; 之後還要通過電腦掃描、正電子掃描、驗血和抽取骨髓才可知道腫瘤擴散程度,並確定所屬期數,加上因應患者身體情況,才能制定出合適的治療方案。

以橫隔膜為分界線

分期以橫隔膜為分界線橫隔膜其中一側的一個淋巴腺部位有腫瘤為第1期 ; 橫隔膜其中一側有兩個淋巴腺部位有腫瘤為第2期 ; 橫隔膜兩側的淋巴位置分別有腫瘤是為第3期 ; 腫瘤影響到內臟,如肝、肺以及骨髓的則屬第4期。每期均按有沒有特定症狀而分為A 和B,沒有症狀的為A,有症狀者如發燒、夜間出汗或體重下降為B。

何傑金氏淋巴癌是治癒率高的癌症,大致上主要用藥物治療而不是用手術。陸凱祖醫生表示由於患者多是年輕人,所以一般不會使用高劑量的化療,以免長遠影響骨髓細胞,增加患血癌的風險。

現時1、2及3期A患者完成2至3次的化療療程以及覆蓋小範圍的電療之後,治癒率已愈90%。到了3期B及第4期,則以化療為主,雖然治癒率也可達50%,但有不少患者會復發以及出現抗藥性,以致不能達到腫瘤近乎消失的情況。

新藥有助收細腫瘤

一般的補救方法是使用高劑量化療以收細腫瘤至可以進行自體骨髓移植,令病情得以緩解。除了二線化療藥物之外,現時更會採用新藥Brentuximab vedotin,進一步幫助收細腫瘤。這新藥是一種抗體藥物複合體 (ADC) 針劑,能針對性地攻擊包含CD30抗原的腫瘤,並可將化療藥成分一併送進癌細胞, 將癌細胞殺死。陸凱祖醫生表示新藥不會傷害沒有CD30抗原的細胞,副作用可減低,即使進行了自體骨髓移植後仍可繼續注射4至6次,以減低復發機會。

除了以上ADC針劑,陸凱祖醫生表示免疫療法也將會是治療新選擇。

View Attactment  

最新消息
  • 新一代 乳癌治療組合 讓病人保持生活質素
    2024-09-05
    新一代 乳癌治療組合 讓病人保持生活質素
    HER2陽性型乳癌,是乳癌較具侵略性的一種,因為其癌細胞分裂速度快、腫瘤容易轉移及復發,所以病人存活期亦會較短。不過,目前已有多種針對不同階段
  • 最新一代標靶藥物針對抗藥性
    2024-09-05
    最新一代標靶藥物針對抗藥性
    肺癌一直是本港頭號癌症殺手,早期肺癌並沒有明顯病徵,患者容易忽略病情,錯失治療良機。惟部分患者被確診時已發現細胞擴散至其他器官,康復的機率不高。
  • 最新一代標靶藥物針對抗藥性
    2024-09-05
    出席「改寫我的乳癌故事」公眾推廣活動
    2023年5月21日,馬天慧醫生受邀出席一個關注晚期HER2型乳癌的公眾推廣計劃 「改寫我的乳癌故事」 的活動 -- 「乳你身 . 心靈之旅」 ,向出席患者分享關

Latest News